沃德檢測(廣東)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園區工業北路6號6棟102室、201室
電話:0769-22891258
傳真:0769-22891235
郵箱:service.vip@www.dwcfq.cn
網址:www.www.dwcfq.cn &
www.worldtest.com.cn
發布時間:2021-08-06 16:57:05 點擊率:
隨著我國生產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電氣設備也隨之快速發展,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當然這需要設備正常工作才得以保證產品高質量和高效生產力,而設備的正常工作離不開合適的實際使用環境,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電氣設備須適應于其預期使用的實際環境和運行條件。
下面我們一起探討GB/T 5226.1-2019標準的章節具體內容。
第4章解讀(4.4—4.6)
4 基本要求
4.4 實際環境和運行條件
4.4.1 概述
電氣設備應適應于其預期使用的實際環境和運行條件。4.4.2 - 4.4.8規定的實際環境和運行條件范圍覆蓋了本部分包含的大多數機械。當實際環境和運行條件與下文規定范圍不符時,供方(見4.1)和用戶可能有必要達成協議。
解讀:不利的外部環境因素和運行條件會對電氣設備的使用壽命、采用的材料和元器件等產生影響,從而導致電氣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電氣設備應適應于其預期使用的實際環境和運行條件。
4.4.2 電磁兼容性(EMC)
電氣設備產生的電磁騷擾不應超過其預期使用場合允許的水平。設備對電磁騷擾應有足夠的抗擾度水平,以保證電氣設備在預期使用環境中可以正確運行。
電氣設備要求進行抗擾度和/或發射試驗,滿足下列條件的除外:
——在相關產品標準或通用標準(無產品標準時)規定的預期EMC環境中,對于采用的裝置或元件符合EMC要求,和
——電氣安裝和布線與裝置和元件供方提供的關于相互影響的說明一致,(電纜,屏蔽,接地等)或當供方無此說明時,與附錄H 的要求一致。
解讀:經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證明,電氣設備產生的電磁干擾會導致電氣設備及其控制裝置和元器件的性能下降,不能正常工作或發生故障等不良現象。電氣設備須滿足電磁兼容性的相關規定。
4.4.3 環境空氣溫度
電氣設備應能在預期環境空氣溫度中正常工作。所有電氣設備的要求是在外殼(箱或盒)的外部環境空氣溫度在5℃~40℃范圍內正常工作。
解讀:電氣設備在運行中溫度超過允許限制時有可能會導致設備發生如下故障(但不限于):
4.4.4 濕度
當溫度為40℃,相對濕度不超過50%時,電氣設備應能正常工作。溫度低則允許更高的相對濕度(如20℃時相對濕度為90%)。
要求采取正確的電氣設備設計來防止偶然性凝露的有害影響,必要時采用適當的附加設施(如內裝加熱器、空調器、排水孔)。
解讀:絕大部分電氣設備都要求在干燥環境下使用,不過濕度過低有可能會產生靜電,從而對電氣設備造成不利的影響,電氣設備在高濕度環境下長時間使用將導致接觸不良發生故障,需要控制在適當的濕度范圍內。
4.4.5 海拔
電氣設備應能在海拔1000m 以下正常工作。
對于要在高海拔地區使用的設備,有必要降低下列因素:
——介電強度;
——裝置的開關能力;
——空氣的冷卻效應。
解讀:高海撥地區氣壓低,由于氣壓降低,會使電氣設備產生較高熱量,元器件散熱性能下降。海拔高對絕緣材料產生不利影響,有的運轉設備的潤滑效果不好導致設備過負荷,不利的海拔高度也會影響器件(例如電動機、繼電器等)的可靠性等。
故電氣設備應能在預期合適的海拔條件下使用,以保證能夠正常工作。
4.4.6 污染
電氣設備應適當保護,以防固體物和液體的侵入(見11.3)。
若電氣設備安裝處的實際環境中存在污染物(如灰塵、酸類物、腐蝕性氣體、鹽類物)時,電氣設備應適當防護,供方與用戶可能有必要達成專門協議。
解讀:為防止外物侵入,控制設備的外殼的防護等級應不低于IP22,或根據安裝條件和用途可采取其他適當的防護等級。
電氣設備周圍實際環境中的污染物會影響設備控制系統及其元器件的可靠性,使設備使用壽命縮短,出現故障率增加。
例如粉塵可能會造成電氣設備短路、電氣開關接觸不良、設備散熱不佳等現象。
因此,電氣設備應采取適當防護措施。
4.4.7 離子和非離子輻射
當設備受到輻射時(如微波、紫外線、激光、X射線),應采取附加措施,以避免誤動作和加速絕緣的老化。
4.4.8 振動、沖擊和碰撞
應通過選擇合適的設備,將它們遠離振源安裝或采取附加措施,以防止(由機械及其有關設備產生或實際環境引起的)振動、沖擊和碰撞的不良影響。
解讀:如果設備長期在有振動、沖擊和碰撞的環境條件下工作,
可能會產生以下不良影響(但不限于):
(1)產生機械應力導致導線變形或移位;
(2)螺釘、螺母松動甚至脫落;
(3)機殼變形,脆性材料斷裂;
(4)引起元器件或材料的疲勞損傷和強度破壞等。
故設備安裝應遠離振源或采取附加措施,避免外界的沖擊和碰撞。
4.5 運輸和存放
電氣設備應通過設計或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以保障能經受得住在-25 ℃~+55 ℃的溫度范圍內的運輸和存放,并能經受溫度高達70℃、時間不超過24h的短期運輸和存放。應采取防潮、防振和抗沖擊措施,以免損壞電氣設備。
注:在低溫下易損壞的電氣設備包括PVC絕緣電纜。
解讀:潮濕環境將導致電氣設備導電金屬和金屬外殼銹蝕,從而降低設備的性能,甚至造成電氣故障。振動和沖擊對設備的影響如4.4.8所述。
故電氣設備的運輸和存放須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同時設備應經受得住所規定的溫度條件。
4.6 設備搬運
由于運輸需要與主機分開的、或獨立于機械的重大電氣設備,應提供合適的手段,以供起重機或類似設備操作。
解讀:根據設備的不同情況采取適當搬運方式,確保設備不會受到損壞,例如:采用木質材料添加防振材料(如泡沫墊)包裝并用提供起重吊鉤的車輛或叉車搬運設備。
另外,上述4.4實際環境和運行條件、4.5運輸和存放和4.6設備搬運的具體規定須在產品說明書中說明。
以上是對第4章(4.4-4.6)部分的一些理解,如有疏漏之處敬請諒解。
有好的建議和意見歡迎下方留言,后續章節部分持續更新,期待下次與您分享。